狗狗疥螨是什么引起的?
疥螨是一种寄生虫,属于蠕形螨科疥螨属。人和动物都可以感染该病,但由于人类的皮肤结构复杂,且人体免疫力比较强,所以一般不易被感染;相反,动物皮肤结构相对较为简单,而且因为免疫能力相对比较低,所以容易感染该病。 疥螨虫的成虫体色呈灰白色或者淡黄色,体表有许多放射状的皱纹,尾部有尾须一簇,看起来像一个“蟹钳”的形状。
疥螨虫主要寄生在动物的表皮层内,以皮肤的角质细胞和真皮层的蛋白为营养来源,通过刺吸式口腔器(象牙齿一样)来直接刺破皮肤,吸取血液,并排出粪尿于伤口处,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状或片状结痂,这就是所谓的“痂皮”。由于疥螨虫喜恒温环境,温度较低时则停止活动,所以冬季症状常不明显。
当季节交替、气温升高时,其活动频繁,症状加重。情绪紧张、过度疲劳、长期营养不良等因素亦可引发或加重病情。 临床检查可见,患病动物的皮肤表面局部发亮,出现红斑、丘疹,严重的可发生水疱、脓疱或局部皮肤坏死;由于瘙痒,患兽会不断啃咬、摩擦感染部位,以致出现结痂、脱毛、湿疹样变化;有些患兽可能没有任何体表症状,但是通过实验室检验可以发现其体内有大量螨虫存在。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宠物身体上的痂皮,并严格消毒其生活环境和用品。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宠物营养供给均衡,提高抗病能力也很重要。
对于已感染的宠物应及时治疗,通常采用药物体外杀虫的方法即可缓解临床症状,用药后2周左右即可康复。但是为了防止反复感染,除使用杀灭疥螨的药物外,还应定期服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