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血常规查什么?

汤涵涵汤涵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血常规在诊断疾病方面,具有快捷、方便、经济等特点,是很多疾病的诊断金标准; 通过血液分析可以获得的参数,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数量和形态,以及血红蛋白(HGB)的含量等; 如果结合其它生化指标如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等结果,还可进一步判断肾脏、心肺功能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数值的观察,医生不仅可以初步诊断病因,有时还可以发现某些隐匿性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在血液检测过程中还会获得一些其他信息,如WBC中的幼稚细胞(原始、幼稚)百分比升高可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RBC中的幼红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可见于溶血性贫血; PLT中的大血小板比率增高可见于慢性炎症等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消耗增多,或骨髓增生性疾病导致的血小板生成过多; 而如果以上数据发生严重异常,还可能发现了某些恶性肿瘤的特征,这也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做了一次血常规就能确定病情。有些血液病起病较缓,可能需要几次血常规的检查才能看出问题来。而有的疾病则需要更细致的全血细胞计数(CBC)或者特殊颗粒的细胞分类(MCV/MCH),才有可能得出结论。 所以,在做血常规的时候不要觉得没什么事情就无所谓了哦!配合医生每一次的检查都有助于更早地排查隐患!

邓翰涛邓翰涛优质答主

血常规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二十多项。血常规检查的其中几个重要指标,对机体的感染、溶血等情况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当机体发生感染时,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会发生变化。中性粒细胞变化常常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并且中性粒细胞核发生左移则提示病情加重,反之核右移则提示恢复。同时,淋巴细胞增加常提示病毒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则表示寄生虫病或者有过敏发生。

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异常变化主要提示有溶血或者出血,而血小板的减少常常提示有出血,以及凝血功能发生异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