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指什么生肖?
狗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10位,与鼠相邻。在古代的记载中,关于老鼠和狗的排行有相互交叉,即老鼠排第一或者第二,而狗则排第四或第五。而在现代的记录中,由于统计方法和年代的差别,数据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显示鼠排在首位的概率更高一些,而狗则位列第六或是第七。
首先我们来看看古人如何记录动物的排序的吧! 《礼记·曲礼》上记载:“禽兽六,分之,雉、兔、豚、猪、牛、羊居五;虫二,分之,蛇、蚓居一”,这是将动物分为两类(虫),每一类各取一代表动物,分别排列,其中蛇与蚯蚓列于首位。而蛇与蚯蚓在现代的动物分类学中都属于爬行纲,因此这一排序方式与现代动物学的认知基本一致。
那么既然古代的“蛇”和“蚯蚓”都代表了最大量的动物,为何不取这两种动物中的任何一种作为“第十象”的代表呢?这大概是因为古代文化中“蛇”的形象更为凶恶,“蚯蚓”的形象过于卑微,都不适合作为最高位数的象征吧!于是古书就取了排在第三的动物——猪,作为“第十象”的象征。不过这种动物虽然在古代属于家畜,但现在已经是野生保护动物,这个象征意义就不太合适了(虽然这里用了“十干肉”来表示)。于是又取了第四的动物——羊,作为“第十象”的象征。 除了《礼记》外,在汉代的《白虎通德论》中也记载着“何故以十二辰配十二宫”的问题时,同样提到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在汉代人们已经普遍用属相计算年龄了,比如《汉书·五行志下》中就记载着一个典型的人物案例:“元寿二年十一月,戊午,帝生于甲辰,四日乙巳,十五日丙午,二十一日丁未,十二月癸丑,一岁矣。自后至元始四年正月甲子,三十岁矣。”这里的“一岁”“三十岁”就是用属相计岁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至少在汉代,鼠和羊应该是最常见的家畜,因此也最可能成为“第十象”的象征。
那为什么最终是狗了呢?这可能与狗的忠诚有关,因为中国人一直崇尚“忠孝”,所以狗的道德形象应该是在“十善”之首的了! 至于鸡和猪,在汉代虽也是家畜,但似乎并不怎么受欢迎,尤其是鸡,还经常出现在“凶”神的行列里,于是这两动物就被排除在了“十象”之外。